金秋時節,岑溪市大紅菌迎來一波采摘期。連日來,天未亮,波塘鎮南垌村村民黎遠蘭早早就提著籃子鉆進自家山場,借助強光電筒的光亮,地面樹葉覆蓋處一朵朵大紅菌隱約可見。
“因為大紅菌都是在子夜時分長出地面,凌晨二三點去采摘比較合適,此時大紅菌還沒完全綻開,品相最好,賣價也最高。”黎遠蘭告訴記者,往年豐收時,一家能采摘加工15公斤干菌,售價每公斤1600元左右,收入超2萬元。今年紅菌生長量比去年少,價格上漲了約五成。
由于大紅菌的生長條件十分苛刻,需在植被茂盛的櫧、栲等闊葉林樹下林蔭枯葉覆蓋的地面,而且只有在夏、秋季節合適的氣溫、濕度、土壤條件下才會生長。另外,大紅菌只能野生,不可移植或種植,因此產量不高,市場供不應求。目前,岑溪市只有波塘、三堡等有限的幾個鄉鎮產大紅菌,年產干菌1500公斤,產值210萬元。
“我們鎮大紅菌目前主要分布在荔良村、車河村、美術村等村,每年可為當地群眾增收70萬元。”三堡鎮黨委宣傳委員梁振郁說。
據了解,大紅菌是自然野生珍貴的食用菌,口感香馥爽口,營養價值較高,具有安神、補血等多種功效,是人們追求健康膳食的高檔食材,產品十分走俏。波塘鎮是產菌大鎮,年產干紅菌超過1000公斤。該鎮黨委書記韋己介紹說,下一步將充分利用本地林業資源優勢,持續做強做優“林下經濟”,更好地實現生態美、百姓富的有機統一,助力鄉村振興。(記者 王艷群 通訊員 梁鐵 蔣京珊)